触变性是指油墨在外力和外界环境因素的作用与影响下,油墨变稀或变稠、流动性改变的一种现象。在印刷过程中,特别是在气温低、机器速度慢的情况下,墨斗中的油墨经常泛起输送不顺畅、供墨不正常现象、造成印品的墨色越来越淡,这就是油墨触变性差的主要表现。而有些油墨在传送过程中因触变性过大,在其泛起触变现象之前它的粘度较高,印刷时就轻易引起堵墨、糊版故障。所以说,油墨触变性不适对印刷质量具有很大的影响。
我们为了防止油墨过多触变给印刷带来的不佳影响,就要控制好印刷工艺条件,使油墨的触变性控制在印刷适性范围内。对此,大家可以试试以下九点方法:
(一)在油墨本身触变性过大的情况下,要尽量将印刷速度控制在*低的范围内,以减少因机器摩擦系数大,使油墨温度升高,从而使油墨变稀。
(二)有的印刷机在墨斗中装有搅拌器,将油墨搅拌使其触变而改善油墨的活动状况,降低油墨的粘度,以防止油墨堵版、糊版现象的泛起。
(三)调整好贴面机上的墨辊、水辊位置,防止因墨辊与墨辊间、墨辊与版面间或水辊与版面间接触过紧,摩擦系数大引起异常温升而使油墨变稀。
(四)对油墨触变性过大,印刷过程中的油墨越来越稀,印品墨色越印越淡几乎无法调整的,这种油墨就不适适用于印刷实地满版的印品。
(五)凸版印刷版面大的情况下,印刷速度相应要控制低一些,以减少摩擦升温。
(六)要合理选择印刷油墨,印刷网线版要求油墨的触变性略大一点,而印刷大面积实地版的油墨的触变性要略小一些,这样才能较好地提高印刷质量。
(七)控制好墨斗辊转动时的行程,若墨斗辊转动行程大,升温也就高,油墨也容易变稀。因此在印刷速度高的情况下,墨斗辊的转动行程要尽量调小一点,而通过把墨斗钢片与墨斗辊的间隙适当调大一点,来满足印刷供墨要求。
(八)在不影响版面均匀、充分上墨的条件下,要尽量减少机器上的墨辊使用枝数,以降低印刷时的摩擦系数。
(九)尽量在恒温恒湿的环境下进行印刷,给生产车间安装空调设备。如果条件有限的话,当气候干燥、风大的情况下,可将车间的门窗关闭,以防止油墨变稠、变粘。
相关阅读:造成印品表面墨迹变浅的三点原因 |